索引號: | 11330600002577014T/2021-217834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公室(研究室、機關事務局) | 公開日期: | 2021-09-17 |
主題分類: | 機械制造與重工業,輕工紡織 | 發文字號: | 紹政辦發〔2021〕25號 |
文件登記號: | ZJDC01-2021-0010 | 有效性: | 有效 |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紹興市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9月14日
紹興市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行動方案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深化落實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暨開發區(園區)全域治理動員會精神,加快實現“四個率先”,按照省“五企培育”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快推進我市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促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基本思路
圍繞打造“先進智造強市、單項冠軍之市”目標,結合“雙十雙百”集群制造培育體系建設,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數字化改革為引領,提高企業創新力、競爭力和硬實力為目標,通過企業主動和政府推動“雙向發力”、存量升級和增量擴大“有機結合”、分類培育和梯隊建設“同步推進”、上下融通和橫向聯動“多域協同”,機制創新、政策激勵、組織保障多措并舉,建立全鏈條、遞進式、閉環化、數字型培育管理體系,力促企業通過內涵式、集約化發展“長高長壯”、躍升蝶變,培育形成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的“企業群”,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為率先走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市域發展之路、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市域范例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目標任務
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是通過聚焦、精準、有效的培育服務,引導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強化管理對標、創新業態模式、增強市場優勢、優化資產質量,助力企業實現規模體量“高速增長”、質量效益“高能提升”、競爭實力“高人一籌”,引領帶動制造業規模體量持續攀升、整體質效穩步提升、企業品質加快躍升。通過三年培育,基本形成具有紹興特色和標識度的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鏈主型”企業。到2023年,力爭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2800億元以上,規上制造業增加值率達到23%以上,規上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到25萬元/人以上,規上制造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8.0%以上,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更多優質企業加快進入“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雄鷹企業”培育“籠子”,形成品質“企業群”,到2023年力爭實現:
——龍頭企業引領。全市年營業收入500億元以上的領航企業累計達到3家以上,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的頭部企業累計達到20家以上,其中省級“雄鷹企業”累計達到15家。
——優質企業躍升。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5家以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以上,省級“隱形冠軍”企業20家以上。
——規模企業進檔。新增年營業收入5—10億元企業50家,10—50億元企業30家,50—100億元企業10家,100億元以上企業6家。
——上市企業擴容。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20家以上。
——創新企業倍增。新增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浙江省創新型領軍(培育)企業10家以上。
——品質企業提標。新增“品字標”品牌企業100家以上、市長質量獎企業9家以上、省政府質量獎(含創新獎)企業2家以上、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企業2家,力爭實現中國質量獎“零突破”。
三、分類建庫
圍繞企業“長高長壯”培育目標,結合發展現狀,通過遴選建立“起跑庫”“加速庫”“沖刺庫”三個梯度培育庫,對應培育起跑型企業、加速型企業、沖刺型企業。通過政策支持、精準服務、動態培育,推動入庫企業“長高長壯”、提檔升級、加快躍升。
(一)起跑型企業。具有規?;A和成長潛力的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企業;品質標準具有一定優勢的企業;上市后備企業。
(二)加速型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5億元以下的國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入選各級“單打冠軍”培育庫企業;“放水養魚”優質企業;創新型領軍市級培育企業;品質標準具有較強優勢的企業;已報證監會(交易所)審核的企業。
(三)沖刺型企業?!版溨餍汀逼髽I;上年度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且保持一定增長水平的行業頭部企業;入選省級“雄鷹企業”的企業以及上年度營業收入超過5億元的國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科技創新“領軍型”企業;品質標準具有絕對優勢的企業;上市企業中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優質企業。
四、載體路徑
(一)實施集群育企行動。圍繞“雙十雙百”集群制造培育,進一步聚焦重點、補齊短板、賦能升級、完善生態,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生態鏈耦合發展,加快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優勢明顯、帶動作用強、貢獻突出的行業“鏈主型”企業,積極發揮引領支撐作用,以聯合技術開發、資本投資、創業孵化等方式,帶動上下游企業創新創業,加速產業鏈關鍵資源整合,形成“以標桿企業為核心、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協同發展格局。(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金控公司)
(二)實施項目蓄力行動。聚焦構建和做強“3+2+4”現代產業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做優增量、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合力拓寬招商路徑。以“建鏈、補鏈、強鏈”為重點,圍繞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新材料“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招引產業鏈“鏈主型”項目落戶。建設“數字招商平臺”,輔助精準招商,開展全市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競賽。完善重大工業項目激勵政策,提升項目審批效率,強化項目要素保障,支持“1521”重點產業項目、省“十百千”重大制造業項目、千億技改投資工程項目、“五個一批”重點技改示范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加快項目策劃生成、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產。(牽頭單位:市經信局、市投資促進中心,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市政務服務辦)
(三)實施創新強基行動。深化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聚焦產業前瞻領域,緊盯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研發,推廣“揭榜掛帥”攻關模式,支持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優化企業創新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紹興科創大走廊建設,創新“研發飛地”機制,構建以企業為主體、需求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能力建設體系。到2023年,全市新產品產值率達到4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以上。著眼產才融合,加快建設印染、集成電路等制造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加大國家、省級引才計劃和紹興“名士之鄉”英才計劃的人才引進力度。實施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養高素質企業創新創業和技術技能人才。(牽頭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委人才辦、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
(四)實施數智賦能行動。推進數字化改革,深化建設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加快企業數字化改造,強化數字孿生、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集成應用,積極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到2023年,打造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40家,建成并落地5G應用場景25個。加快實施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動,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產業大腦”建設,強化“未來工廠”等標桿引領,推進智能化改造2.0版建設,推動生產方式、產業鏈組織、商業模式、企業形態重構。到2023年,新建產業大腦8個以上、“未來工廠”10家、智能工廠30家。(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大數據局)
(五)實施品牌提質行動。全面推進“品字標”貼標亮標行動,加強“品字標”產品市場供給,打通“品字標”國內國外市場,探索“品字標浙江服務”試點,拓展“品字標”品牌體系。強化標準引領,加強企業與標準化研究機構、中介機構對接合作,鼓勵并推動企業參與各類標準制訂。到2023年,力爭庫內企業制訂“品字標浙江制造”標準120個,以標準化贏得行業話語權。(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
(六)實施管理對標行動。加強培育企業管理現代化對標提升,全面推行卓越質量管理模式,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儲運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引導培育企業對標國內省內先進,開展管理對標提升,努力創建管理創新標桿企業。組織專業機構對企業進行全面診斷,指導企業制定并實施管理提升方案。鼓勵企業與麥肯錫、波士頓、貝恩等國際知名管理咨詢機構開展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組織企業高管及新生代企業家參加“越商大講堂”等各類培訓,提升企業家管理水平。(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工商聯)
(七)實施出海拓市行動。發揮中國(紹興)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綜合保稅區、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等開放大平臺作用,支持企業深化全球精準合作。利用加入RCEP契機,助力企業開拓東盟、日韓等市場,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市場。加大展會拓市力度,積極鼓勵和幫助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國內展覽會。支持自主品牌企業“走出去”,建立實體展示、銷售、配送服務一體化的海外O2O體系,鼓勵在“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布局海外倉、海外營銷網絡、海外國際營銷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全球銷售網絡體系。(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八)實施上市并購行動。實施“鳳凰行動”,引導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動培育企業上市,引導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支持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推進上市企業再融資,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平臺資源優勢,謀劃一批技改投入、兼并重組項目和募投項目,通過增發再融資,進一步“長高長壯”。引導主業突出、競爭優勢明顯、融資能力強的企業圍繞主業加強資產兼并重組,鞏固行業地位。(牽頭單位:市金融辦,配合單位:市經信局、人行紹興市中心支行、市金控公司、市國資運營公司)
五、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紹興市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區、縣(市)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局,市經信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督促推進。(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加大政策激勵。出臺實施制造業企業“長高長壯”行動專項激勵政策,作為“1+9”高質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起跑庫”“加速庫”“沖刺庫”入庫培育企業實行精準扶持,加大支持力度,強化要素保障,優先推薦培育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相關項目和榮譽。(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委人才辦、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市稅務局)
(三)加強動態培育。構建覆蓋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梯次培育體系,建立重點企業培育庫,支持企業按照“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雄鷹企業”的成長目標,“長高長壯”、做優做強。強化統計分析和跟蹤評價,實行“一月一監測、一季一分析”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培育企業運行態勢。對入庫企業實行“常態監測、動態調庫、剛性退出”,根據發展實際,對照遴選條件,實行優勝劣汰、動態調整。(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市統計局)
(四)優化精準服務。按照“突出重點、屬地對應、定向服務”原則,實行市、縣、鄉領導“一對一”企業聯系制度,發揮駐企服務員作用,用好用優企業碼“駐企服務”應用模塊,實現企業訴求的集成化服務和閉環化管理。建立重要事項直通服務機制,由市級有關部門牽頭按企業訴求建立指導服務組,定期開展入企服務,對重大事項提交領導小組研究解決。進一步關心關愛企業家,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親商、安商、富商”良好氛圍,致力打造企業服務高地。(牽頭單位:市委人才辦、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市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五)嚴格考核督查。將企業“長高長壯”工作列入各地各有關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市領導小組每年制定企業“長高長壯”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區、縣(市)和相關部門,定期督導檢查,對工作開展情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各區、縣〔市〕政府,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
(六)開展宣傳推廣。認真總結企業“長高長壯”以及各地培優育強工作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每年選擇一批典型經驗,通過編寫案例集、組織培訓班、召開經驗交流會、企業現場會等多種形式進行示范推廣。指導各地各部門創新媒體宣傳方式,積極采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營造濃厚氛圍。(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配合單位:各區、縣〔市〕政府)
本方案自2021年10月15日起施行。